【学术动态】中医经典方治疗肺腺癌获非细胞毒性机制突破!醒消丸通过调控脂质代谢抑制肺腺癌进展和干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胡凯文、周天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冯林团队联合在Phytomedicine上以"Xingxiao pills suppresses lung adeno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modulating lipid metabolism and inhibiting the PLA2G4A-GLI1-SOX2 Axis"为题,在线发表了醒消丸抑制肺腺癌进展和干性的机制研究成果(中科院1区,JCR 1区,IF=6.7)。该研究首次从脂质代谢重编程视角揭示了传统中药醒消丸的非细胞毒性抗肿瘤机制,为克服肺腺癌治疗耐药、复发和转移等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肺腺癌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易产生耐药、转移和复发的特性与肿瘤干细胞密切相关。目前主流的治疗手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在肿瘤异质性和免疫逃逸等问题面前仍存在巨大挑战。近年来,脂质代谢重编程已被识别为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其在肿瘤干性调控中的作用研究尚不充分。该研究从脂质代谢重编程角度诠释了中药复方醒消丸抗肺腺癌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为肺腺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醒消丸抑制肺腺癌进展和干性机制图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1.脂质代谢调节新机制:醒消丸同时抑制肺腺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延长和氧化,以及甘油磷脂(GPL)代谢,并上调花生四烯酸(AA)环氧合酶代谢,这种双向调节代表了非细胞毒性癌症治疗的范式转变。
2.精准靶向癌症干细胞:研究确定PLA2G4A(cPLA2)-AA/SMO/GLI1/SOX2轴为肺腺癌干性关键通路。醒消丸通过此信号通路,显著降低SOX2、ALDH1A1等干细胞标志物表达,抑制球体形成能力,这一效应也可通过cPLA2抑制剂AACOCF3验证,突显了醒消丸机制的特异性。
3.临床转化与生物标志物潜力:基于TCGA数据的分析表明,PLA2G4A低表达或具有类似醒消丸治疗后代谢特征(低GPL/高AA)的肺腺癌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且干性指数更低。这表明PLA2G4A表达可作为肺腺癌患者分层和预测醒消丸治疗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特别是对PLA2G4A高表达肺腺癌患者,醒消丸可能成为化疗或靶向治疗的理想辅助手段。
4.克服药物抵抗与降低毒性:与顺铂引起的明显体重下降相比,醒消丸在肺腺癌小鼠体内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而无明显系统毒性,通过靶向脂质代谢和癌症干细胞,醒消丸从源头解决了肺腺癌治疗抵抗和复发的根本原因,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5.传统中医与现代肿瘤学的融合:该研究为传统中医药整合至现代肿瘤学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醒消丸的多靶点作用(同时抑制增殖、侵袭和干性)解决了肿瘤异质性问题,并符合对精准医疗日益增长的需求。这项研究弥补了中医药与现代癌症治疗之间的差距,提供了一种对抗肺腺癌的新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方雪妮、李靖华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胡凯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冯林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天为本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文/方雪妮 张可睿
审阅/曹俊岭